校属各单位:
“十五五”时期(2026—2030年)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五年,也是学校加快推进新一轮“双高计划”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依据《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河南省职业教育条例》及学校第二次党代会部署,科学系统谋划学校未来五年发展,现决定组织开展“十五五”发展规划专项课题研究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十五五”发展规划是引领学校未来五年改革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专项课题研究旨在广泛凝聚全校智慧,聚焦学校发展中的战略性、全局性和前瞻性问题,明确发展方向、目标任务与重点举措,为高质量完成“十五五”规划编制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
二、选题方向
课题应紧密围绕学校发展实际,课题名称可参考研究选题方向自行拟定,应突出问题导向与实践价值,重点聚焦但不限于以下方向:
(一)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1.党建引领下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优化与效能提升研究
2.“党建+专业群建设”深度融合的模式与典型案例研究
3.“党建+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党支部联建的机制与路径创新研究
4.党建引领下“大思政育人”格局构建与示范效应研究
5.党建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培育工匠精神与劳模精神的路径研究
6.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与管理策略研究
7.“双带头人”工作室的建设与示范引领作用机制研究
(二)宏观战略与学校发展定位
8.学校“十五五”期间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漯河篇章的战略路径研究
9.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下学校高质量发展内涵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0.学校“十五五”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战略与品牌塑造研究
11.学校申办职业教育本科院校的路径和举措研究
(三)专业(群)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12.对接河南省“7+28+N”漯河“11+8”现代产业体系的专业(群)动态调整与优化机制研究
13.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学校新专业设置前瞻性与可行性研究
14.基于产教深度融合的产业学院“漯职模式”构建与长效机制研究
15.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机制研究
16.专业构建职业教育衔接贯通培养体系研究
(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社会服务
17.深化中国特色学徒制人才培养研究
18.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实体化运行的实践路径研究
19.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背景下学校校企合作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研究
20.打造区域开放共享的产教融合实践中心运营机制研究
21.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堵点难点及改进措施研究
22.依托专业特色,传承与创新漯河地域文化(如贾湖文化、许慎文化)的路径研究
23.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漯职模式”创新研究
(五)师资队伍建设
24.创新企业技能人才聘用机制,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研究
25.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与教科研成果应用的联动机制研究
(六)学生发展与招生就业
26.“十五五”期间毕业生就业质量追踪评价与人才培养反馈机制优化研究
27.“三全育人”格局下校园文化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路径研究
28.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生态系统构建与实践研究
29.提升毕业生本地就业率、对口就业率路径研究
(七)校园规划与文化建设
30.高密度校园的立体化与复合化开发策略研究
31.校园“边角空间”的活化与微更新策略研究
32.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导向下的校园空间布局模式研究
33.产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深度融合的“漯河模式”研究
34.基于学生活动轨迹的校园交通流线优化研究
(八)数智化建设
35.大数据在学生成长预警、教学评价与决策支持中的应用研究
36.“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场景典型案例研究
37.数智教学资源建设、应用评价与更新机制研究
三、课题申报要求
(一)课题面向全校教职工。申报人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并保证按时完成课题研究。
(二)申报人作为课题负责人只能申报一项研究课题,作为成员最多参与两个课题。每个课题组成员不超过3个。
(三)课题研究应紧密结合国家政策导向、职业教育发展趋势与学校实际,注重调研数据与案例分析,提出具有前瞻性、战略性与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鼓励以调查、案例、数据分析等多种方式进行研究。
四、课题申报程序与结项要求
(一)申报人填写《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十五五”发展规划研究专项课题申请书》(见附件),填写内容简明扼要、突出重点。纸质版一式三份,于2025年11月21日(星期五)前提交至科研处(行政办公楼416室),电子版发至lhzygysjzx@126.com。课题申请书以“课题名称+单位名称+申请人”命名,邮件主题以“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十五五’发展规划研究专项课题申报”命名。
(二)科研处、发展规划处将组织人员对申报课题进行立项评审,每个方向择优3-5个课题立项,立项课题与校级一般课题在职称评审、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晋升等方面享有同等待遇。
(三)研究成果应包含翔实可靠的研究数据,成果形式为研究报告(摘要600字以内、具体内容6000字以上)以及其他有显示度的教学或管理成果等。所有立项课题研究成果归学校所有。成果须于2026年4月10日前提交至科研处,进行结项验收,具体另行通知。
五、联系方式
如有疑问,请联系:
科研处 发展规划处
联系人:张老师 联系人:侯老师
电话:0395-5983567 电话:0395-2967797
地址:行政办公楼416室 地址:6号教学楼6104室
附件: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十五五”发展规划专项课题申请书
2025年11月4日